通胀重回上升周期 实体经济确立回升态势 |
|
发布时间:2013-01-12 12:12:35 发布人:国家商业发展网 新闻来源: |
|
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最新数据显示,去年12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涨幅创下2012年6月份以来新高,达到2.5%,其中,菜价上涨为主因。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降幅进一步收窄,并连续三个月回升,去库存接近尾声。
专家指出,2012年四季度基本构筑了前一轮物价涨幅的周期底部,2013年将是物价上行新周期的开端,但涨幅较为平缓,通胀压力总体温和。同时,在中央“稳增长”政策之下,PPI回升趋势明朗,整个实体经济确立企稳回升的态势。
发改委昨日表示,2012年中国GDP增速可以达到7.7%,超过了7.5%的预期目标,2013年中国GDP增速预期在7.5%左右。
上月CPI同比上涨2.5%食品价格上涨为主因
数据显示,去年12月份CPI同比上涨2.5%,较11月上升0.5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环比大幅上涨2.4%,同比上涨4.2%;非食品价格环比持平,同比上涨1.7%。
“CPI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寒冷天气使得鲜菜价格大幅上涨14.8%,拉动CPI上涨0.41个百分点,较上月高出0.14个百分点;另一方面,猪肉价格环比由负转正,上涨3.9%,致使同比跌幅大幅收窄,下拉CPI幅度由上月的0.41个百分点缩小至0.22。”交行金研中心研究员王宇雯向南方日报记者指出。
统计局的数据与民众感受一致,新年伊始,市场上蔬菜肉价持续上涨,“牛魔王”“羊贵妃”也再次抬头,民众表示“就快吃不起了”。以牛肉为例,根据广州市物价局价格监测中心监测显示,牛肉零售价格去年11月份涨至64.5元/公斤,并一直持续了两个多月。近日,“牛魔王”又抬头了,这一数据再创新高,达68.40元/公斤。
蔬菜方面,广州市物价局菜篮子监测中心监测显示,水叶菜均价逼近8元/公斤,牛肉均价达68.40元/公斤,羊肉零售价超过40元/斤。
“春节临近,供货价涨,肉类价格仍将上涨。”专家表示。
此外,非食品价格中,居住类价格已连续六个月上涨,其中水电燃料价格涨幅4%,继续创去年10月以来新高;建房及装修材料、租房价格同比较上月均上涨0.4个百分点。
“2012年四季度基本构筑了前一轮物价涨幅的周期底部,2013年将是物价上行新周期的开端。”但王宇雯指出,由于处在上行周期的初期,预计全年物价涨幅可能较为平缓,通胀压力总体温和。
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表示,2012年以来,CPI经历了前高后低,年末反弹的过程。“这种涨幅是比较正常的情况。”
“随着2013年经济企稳回升,CPI将步入上行通道,理想状态是控制在3%左右。”华生称。
王宇雯同样表示,初步预计2013年CPI同比在3%-3.5%之间,总体呈现前低后高、缓慢上行的运行态势。而一季度CPI同比将高于2012年四季度的2.1%,可能约为2.4%。
 PPI;降幅进一步收窄去库存接近尾声
 PPI;方面,数据显示,去年12月PPI同比继续升至-1.9%,较上月回升0.3个百分点,跌幅连续第三个月收窄。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下降2.7%,其中,采掘工业价格、原材料工业价格、加工工业价格都在下降,采掘工业价格下降尤其明显,下降6.1%,相反,生活资料价格却同比上涨0.5%,其中,食品价格、衣着价格、一般日用品价格上涨0.8%,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0.8%。
“PPI连续3个月回升表明,经济增长带来的需求导致产品需求的新增,制造业去库存接近尾声,供过于求的现象得到缓解。”国家信息中心发展研究部战略规划处处长高辉清表示。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2月份,PPI环比下降0.1%;其中,生产资料出厂价格环比下降0.1%,生活资料出厂价格环比上涨0.1%。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环比同样继续下降0.1%,同比-2.4%较上月回升。尽管去年12月金属与工业CRB细项指数较上月分别上涨50个点和20个点,但CRB现货、期货指数与国际油价均较上月变化不大,输入性因素对国内PPI的整体推动作用依然不大。
“12月PMI购进价格指数上涨有一定的季节性,实体经济生产需求缓慢恢复对生产性价格的明显拉动尚需时日。”王宇雯称。
对于未来PPI走势,王宇雯称,中央稳增长政策之下,PPI回升趋势明朗,但速度仍然存在不确定性,预计国内市场内生的恢复动力可能在“两会”明确未来经济发展思路后才会进一步稳固。
“一季度PPI同比可能仅略高于2012年四季度,而月度PPI回升至正增长的时点可能在二季度。”王宇雯预计。
民生证券分析师段宇指出,未来一两个季度PPI数据将会转好,经济确立企稳回升的态势。
●预测
发改委:2012年GDP增速可达7.7%
 PPI;降幅进一步收窄,PMI经济先行指标重返临界点之上。在多方经济指标利好之下,经济增速已经开始趋稳。统计局也将于1月18日公布201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等主要经济数据。
在中央“稳增长”政策利好之下,多数机构预测表示对第四季度经济增速有信心,全年完成7.5%的增长目标没有问题。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晓强昨日在公开场合更表示,2012年中国GDP增速可以达到7.7%,超过了7.5%的预期目标,2013年中国GDP增速预期在7.5%左右。
高华证券指出,从去年11月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以及出口增速放缓来看,需求的复苏一直呈稳步态势。尽管未来几个月的需求增长势头因美国和欧洲财政调整将受到一定负面影响,但随着全球增长势头更加稳固,在2013年一季度之后需求将出现更持久的复苏。
“2013年,中国经济增速将在8%到8.5%之间,略快于2012年。且在未来20年,中国经济将依然有高速增长的潜力。”前世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近日在公开场合表示。
林毅夫具体指出,一方面,中国作为一个中等发达国家,产业升级的空间还很大,基础设施改善的空间还很多,这方面都需要投资;另一方面,中国收入增长是比较快的,这带动消费也呈现较快增长。“再加上2012年的基数是比较低的,我相信2013年的增长速度会比2012年快。”
●股市
沪指重挫1.78%
通胀抬头 股市借势调整
国家统计局周五公布的2012年12月份宏观经济数据在资本市场引发连锁反应。在持续五个交易日的震荡之后,大盘终于在昨日选择了下行,截至收盘,沪指大幅下跌1.78%,深成指跌幅也达1.66%,创下1949点反弹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沪深两市双双失守10日均线。
大盘多次欲攻击2300点,都无功而返,周五的大幅回调,是意味着这轮反弹行情的结束,还是上涨途中的洗盘?多数机构和专业人士看多后市,认为A股已经进入牛市阶段,短期调整不会改变上升趋势。
空方借经济数据砸盘
自1949点以来,多头发起了一轮凌厉的攻势,大盘先后收复2000点、2100点和2200点整数关口,并兵临2300点城下。
不过,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5%,创半年以来新高;而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1.9%,环比下降0.1%。中国人民银行昨日发布的数据也显示,去年1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4543亿元,创三年来新低。
通胀出现抬头迹象,PPI继续走低,人民币贷款增加值创新低,这些都被解读为较大的利空,认为目前经济基本面的回暖趋势仍不牢固。空头利用这些利空组织砸盘,引发周五大盘的重挫。摩根大通亚太区董事总经理龚方雄就表示,导致周五大盘大跌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方面市场在快速反弹之后,获利盘回吐压力很大,加上投资者的信心依然比较脆弱,市场内在有调整的要求;另一方面,统计局公布的12月份CPI数据也给了市场调整的借口。
蓝筹板块集体走弱
沪深两市昨日在双双高开之后就一路下行,盘中丝毫没有反弹的迹象,并连续失守5日、10日均线,创下了这波反弹以来的单日最大跌幅。特别是10日均线失守(反弹以来该均线从未跌破),更是让投资者担心大盘会破位下行。
从盘面来看,除了航天军工、船舶等仅有的几家还逆势红盘外,其余板块全线大幅调整,其中券商、煤炭、地产、建筑建材等权重板块,更是成为空头袭击的重点目标。由于上述蓝筹板块是1949点反弹的主力,因此,这些板块的调整,对投资者心态影响较大,彻底打压了市场的人气。昨日沪深两市的交易额双双超出千亿元,表明资金离场意愿较为强烈。
广州万隆监测数据显示,昨日共有147亿巨资斩仓出逃银行、地产、煤炭石油、券商四类股,获利资金的出逃,成为大盘下跌的重要推手。
回踩年线后或继续上涨
广州万隆发布研报指出,由于股指前期上涨过快,调整压力一直很大,周五空头直接大发威,一举击破5日、10日两根重要均线,上涨趋势遭到明显破坏。可以预期的是,如果周末没有利好消息刺激,下周市场可能会继续大跌,直接奔向年线,很多个股将会出现连续大跌,投资者务必要警惕!
申万研究所分析师桂浩明也表示,无论是作为这波行情龙头的金融、地产板块,还是具有杠杆特征的指数期货与分级基金,周五都出现回调,从一个侧面提醒投资者:本轮行情中以超跌反弹为特征的第一阶段,恐怕是基本走完了。
但龚方雄却对后市依然乐观。龚方雄周五在深圳中国产业并购高峰论坛表示,得益于中国经济层面和政治层面的双重改善,中国牛市已经来到。A股周五的大跌,只是暂时性的技术调整,调整之后大盘将继续上行。
湘财证券分析师祁大鹏也表示,上证指数在2280点震荡多日,多方始终不能实现向上突破的愿望,周五的下跌应该是主力主动后撤洗盘的结果。这样既可以消化掉短线的获利筹码,也可以拉大最后一波上涨的空间。只要基本面没有突发利空事件,大盘就会在10日均线的推动下,直接向上突破,完成上证指数1949点以来的最后一段上涨。(记者 田志明 刘晓静)
|
|
|
|
|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您发表的任何评论内容;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