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产品不等于银行里的理财产品 |
|
发布时间:2013-01-07 13:13:12 发布人:国家商业发展网 新闻来源: |
|
2012年末,多家银行相继爆出“理财产品兑付门”,让整个银行业遭遇了一场信任危机。
为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银监会去年12月14日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家银行立即对代销业务进行风险排查,尤其是客户经理和理财销售经理等一线人员的销售行为。
而这几起理财产品兑付事件的集中爆发,看似偶然,实乃必然。它不仅反映出当前个人理财市场上的销售乱象,更折射出在投资理财业务中,银行信誉被明显放大,不少市民想当然地认为“银行里销售的理财产品,就是银行理财产品”,而“银行理财就像是存款”,安全有保障。
银行信誉被放大
理财产品爆炸式增长
在绝大多数普通市民眼中,理财的首选渠道是商业银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银行安全”,这也促使了各家银行在理财产品的研发和营销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银行理财产品销售近年来也呈现出爆炸式增长。
中国社科院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2011年共有94家商业银行发售了20270款理财产品,募集资金规模流量不低于16万亿元;而2012年前三季度已累计发售23858款,保守估计全年募集资金规模流量不低于20万亿元。
成都商报记者发现,快速发展的银行理财产品,在销售中存在诸多问题。比如,银行理财经理“口头承诺”成风,刻意回避潜在风险,虽然产品协议上注明了投资风险,客户也被要求填写了风险评估书,但理财经理在口头上仍一味宣称“类似产品从未出现过没达到预期收益的情况”,误导投资者。
上周,普益财富发布了2012年度成都地区的理财市场研究报告。成都商报记者看到,多家银行发售的理财产品被定性为五星级风险,其较高预期收益伴随着较高的投资风险。预期高收益往往吸引眼球,潜在风险却容易被忽略。
成都商报记者曾经采访过各种类型的客户,有普通投资者,也有高净值的私人银行客户,他们购买的有稳健收益型产品,也有高风险产品。在谈及对产品的认知度时,很少有人能真正说清楚,他们完全明白的主要有两点:第一,产品预期收益是多少;第二,这是银行理财经理建议的,应该可靠。
显而易见,在绝大多数客户潜意识里,准国家信用的银行信誉被明显放大了,可是,在实际销售中,银行理财产品未实现预期收益,甚至出现本金亏损的案例比比皆是,几年前爆出的“负收益”、“零收益”事件就是铁证。
银行理财产品
≠银行里的理财产品
近几年来,随着投资理财日益火爆,基金、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也加入到理财市场的争夺中。为了快速占领市场,他们首选与银行合作,通过银行强大的销售渠道来赢得客户。
正是因为借助了银行这个让公众最为信赖的销售渠道,保险、信托等理财产品也纷纷打起了“银行理财”的招牌,销售规模每年大幅增长。成都商报记者采访发现,不少市民在银行存钱时,被忽悠购买成了保险,不知情的都以为购买了一款稳健、收益比存款更高的银行理财产品。当客户恍然大悟大呼上当时,却被告知“是自己签字确认的”,且面临举证困难的尴尬境地。
投资者必须意识到,“银行理财产品≠银行里的理财产品”,它们不仅销售主体不一样,风险程度、资金投向、预期收益等都存在较大差异,一旦出现风险,负责承担责任的主体也各不相同。
但是,这些原本毫不相关的理财产品,在许多客户眼里却都被视为了银行理财产品,再加上一些唯利是图、巧舌如簧的银行客户经理的“隐瞒 吹捧”,所有产品都摇身一变,成了“安全、可靠的银行理财产品。”
昨日,一位银行管理层人士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在理财产品的销售中,各家银行除了加强内控管理,还必须强化对客户经理职业化、专业化的培训,同时应加大对产品关键、有效信息的宣传力度,“应该用最醒目、最直白、最简单的语言,告诉客户最坏的情况是什么,而我们更多是在强调最好的情况是什么。”
同时,该人士提醒广大投资者,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时,一定要睁大眼睛看清楚文本协议,更不要盲目轻信客户经理的片面之词,“如果是银行理财产品,协议上应加盖这家银行的印章,如果是其他理财产品,如保险、集合理财、基金等,则应该加盖相应金融机构的印章,千万不要混为一谈。” (记者 杨斌)
|
|
|
|
|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您发表的任何评论内容;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