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人力资源转型由“钢”到“光” |
|
发布时间:2013-01-01 12:51:17 发布人:国家商业发展网 新闻来源: |
|
在不短的一段时光里,恐怕没有哪个城市像武汉这般尴尬:一方面,每年勤奋地为全球贡献数以百万计的高校毕业生,另一方面,默默忍受着“孔雀东南飞”后的各种非议。
幸亏,情况正在起变化。
在刚刚过去的这些年里,怀着复兴之梦的大武汉,再度进入国家战略层面。
2009年12月,在肩负中部崛起重要支点、“两型”试验区和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等三大“国家使命”之后,作为武汉产业布局新核心的“光谷”,正式进入国家序列,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数据显示,凭借着人才与产业的互动,“光谷”以GDP增速43.4%的不俗表现,一举将武汉率先带出低谷,也首次打乱传统重工业稳居“老大”的产业座次。
和往常一样,每年最后两个月,都会是一段夹杂着焦虑和忙碌的日子。
在武汉的大街小巷里,身着黑色职业装的孩子们,奔波于各个招聘会之间,这几乎是一年一度约定的风景。
“就在武汉找份工作”,22岁的王家伟,华中科技大学机械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手上已经拿到3份不错的Offer,“再找找,家里都希望我留在武汉”。
显然,这位华科理工男的想法不会是个例。
今年8月,本报从武汉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管理办获得一份《2012年武汉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该报告调集了当年武汉所有本专科毕业生的221203个样本。
《报告》指出,武汉高校毕业生就业区域流向排名前4位地区依次为武汉、华东、华南和华中(不含武汉)。其中,武汉比例首次超过50%。
“很明显,武汉劳动力结构是在逐步优化。”武汉工程大学人才资源开发研究所所长、湖北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桂昭明对记者如是称。
自2008年以来,我国主要劳动力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由9.2%快速提升到12.5%,而高技能人才的比例也已接近三分之一。
“武汉更是如此,劳动力结构优化表现得非常明显。”桂昭明认为,变化不仅在于学校育才模式和企业用才政策的调整,更在于当地产业布局的新格局。
事实也正是如此。
在武汉整个产业格局中,已不再是“一钢独大”。
据公开资料,到目前为止,武汉不仅拥有汽车、钢铁、石化和船舶等传统优势产业,其光电信息也已形成世界级产业集群,光纤光缆规模在国内举足轻重,激光加工设备、工程勘察设计等一批产业都位列第一方阵。
其中,颇为值得一提的是,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已经占据中国市场份额的60%、世界市场的25%,光通信元器件占到全球份额的70%。
“很明显,作为传统的老工业基地,武汉不再是一钢独大,而是多产业并重。”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表示,武汉未来的重点是继续调整产业布局,关键是抓住科教这一优势,“尤其是在引才和留才,让知识与经济更好地融合。”
“光谷”榜样
12月25日,在位于武汉光谷软件园15层的办公室里,风脉(武汉)可再生能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叶毅颇为感概,“开发区领导专门来询问企业发展现状,帮我们出主意,这一点确实不错。”
2009年4月,抛弃数十万美金的年薪,31岁的全球某知名能源公司分析部经理叶毅,在父亲的一番电话“督促”下,重新回到曾经求学的武汉定居创业。前后仅用三年的时间,叶毅的业务团队已经超过40人,其负责设计和评估的项目超过300个,分布在全球各地。
在过去的21年里,国内最早以高科技为主题的创业街,全国只有两个,一个在北京中关村里,另一个在武汉东湖畔。
因着对梦想的追逐,一度蜗居“光谷”角落的科学家们告别古卷青灯的苦读岁月。一番打磨后,满腹的经纶让孟庆南、陈义龙、向梓仲等转身为富甲一方的产业大佬,他们那些清贫一辈子的老师们,如赵梓森、黄德修等学者则成为中国光电产业的奠基者。
“在"光谷"518平方公里内,激光相关企业数量已经达到200家以上”,11月3日,在第九届“中国光谷”光电子博览会论坛现场,华中科技大学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武汉激光协会会长朱晓对本报称,整个2011年,武汉激光行业年产值为150亿。
“从2009年到现在,我们引进的光电信息专业人才有129人,生物等新兴产业人才有290人左右。”12月25日,武汉市东湖高新(600133,股吧)区人才办负责人李新亮告诉本报记者,最近几年,该区先后出台系列旨在支持科技人才创业的新政,“从融资到股权激励,基本涵盖各个方面。”
前述《报告》显示,整个2011年,仅就业于武汉东湖高新区的大学生有25250人,较上届增长16.80%,增长率为历年最高。其中,电路设计、生物、电子信息工程、环境工程、材料科学等几大新兴产业为人才流入的重点领域。
而整个“十一五”以来,东湖高新区GDP则连续保持29%以上的增幅,成为湖北创新活力最强,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被誉为“光谷神话”。
从钢铁到激光
期待破局之力
谈及科技成果转化不够、高新产业对GDP贡献率依然不高的现实尴尬,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曾有过直率的表达。
三年前,一次青年企业家联谊会上,阮成发坦称压力不小,“产业结构问题并没有很好的解决,重化工占到80%,人力资源、环境保护的约束很大。调整产业结构迫在眉睫,但很多机遇却在不断流失”。
随后,武汉便给自己定下目标:到2016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过1万亿元,打造过千亿产值的高新技术产业4个,全社会研究开发费用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
“新技术产业是武汉今后经济发展的关键和希望所在”,2012年初,阮成发坦言,未来5年,武汉将进一步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创业3年后,叶毅对武汉的软环境比较肯定:“和全国同类城市相比,武汉的扶持力度毫不逊色,创业环境整体改善不少,虽然不是尽善尽美。”
同时,他也表示,为了发展地方产业,政府在资金、土地、政策等方面的扶持是一个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要注重区域内的产业资源整合和配套,引进人才和企业,绝对不能一味追求规模,要引导形成一个完整产业链”。
对此,上述人才办负责人对本报透露,产业配套将是未来工作重点,“政策方面,跟现行法律、法规有冲突之处,就需要更高层面的体制、机制创新”。
根据《武汉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未来10年,武汉将实施十大人才工程,人力资本投资占GDP的18%,人才对经济贡献率达到39%。
谈及此,武汉工程大学人才资源开发研究所所长桂昭明认为,从各国经济增长过程看,人才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有效的制度安排,“武汉必须不断创新,加快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有关领导和部门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需要有超常规的发展思路和大手笔的改革措施”。
同时,他也表示,新兴战略性产业的纵深发展,将重新划定中国不同区域的竞争秩序。
|
|
|
|
|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您发表的任何评论内容;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