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s6666.com   
 今天是:     
中文频道    International Channel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7 6 5 4 3 2 1 0
8 7 6 5 4 3 2 1
一个身价百万箱包商背后艰辛创业历程
发布时间:2012-10-06 16:45:22 发布人:国家商业发展网 新闻来源:
有人说福州人身上带有一种海洋文化的基因,这种基因决定着他们敢于迎风波浪,勇于拼搏。加上福州地区农村人多地少,山多地少,生存环境恶劣。因此,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为了追求美好的未来纷纷走出家门。也有人说福州人爱漂泊,是典型的“吉普赛”人。

陈学优算是这其中的一员,小时候家里姊妹8个,他是姊妹当中最小的。

“记得小时候父亲在县**当干部,每个月四十多元的工资加上家中还有一个麻袋作坊的收入,在当地生活条件还算可以”。

陈学优和那个年代家乡许多孩子一样,初中没毕业就辍学了。他说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恰逢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上流传着那么一句俗话,叫一切向“钱”看。人们的意识形态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人都纷纷走出去。那些比他大一点的孩子们都到外地打工学手艺去了,眼瞅着一些人在外面闯荡回来盖起了楼房,陈学优的心也开始蠢蠢欲动不安分起来。他寻思着,大哥、二哥都已参加了工作,比自己大一点的哥哥姐姐们还在上学,家中也不差自己将来能有多高的学历了。再看看那两个已经上班的哥哥,每个月就那么几十块钱的工资,要想盖个房子、取个老婆,那要等到何年何月啊,还不如出去学个手艺,也许将来会过得更好。

此话一出立即遭到了父母的反对,做过教师的母亲,很希望自己这个**儿子将来能学业有成。陈学优就动员哥哥姐姐们来做父母的思想工作,最终他赢得了胜利。

1984年,只有15岁的陈学优便开始了他的打工历程。“还是因为年纪小不敢走远门,尝试着在福州当地建筑工地边打工边学习手艺,干一天的活只给1块工钱,还要用这1块钱解决吃饭问题”。

1985年,陈学优跟随家乡那些工友们移师江西,他说那里的工资每天能给3块钱。“虽然说工钱拿的不多,但我是来学习手艺的。第一次出远门,苦点累点倒没什么,就是有时会想家”。

经过近4年的努力学习,陈学优觉得自己的手艺进步了很多,有时候他也会自己出去揽一点小工程做做,增加些收入。

创业才是硬道理

创业百难,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然而从古至今、历朝历代总是有仁人志士,历尽艰辛、百折不挠而终成大业。当今社会,几乎人人都要成为创业者,人们在创业的过程中都会有说不尽的创业故事,都会有许多创业的独特体验。

陈学优的创业机遇得益于1988年那次回家。有一天他父亲约了几个朋友来家吃饭,席间他听大家谈论最多的是做箱包厂的事,陈学优听的连饭都没有吃好。饭后父亲的朋友问陈学优对箱包生意可感兴趣,此时的陈学优马上意识到这顿饭的含义。

随后的日子里他便开始在坂东镇上转悠,他发现镇上已经有六七家初具规模的箱包厂了。此时闽清的乡镇企业已异军突起,发展迅猛,呈现出乡办、村办、联合体办、个体办“四轮驱动”的格局。

“如果自己做这行,在镇上做肯定是竞争不过他们”。陈学优决定走出去办厂,在一番市场考察后,他选择了安徽省祁门县。

“为何选择在祁门县办厂呢?是根据当时的市场形势决定的,祁门与江西省交界,江西有许多家乡人在那里做箱包市场”。陈学优考虑到箱包本身体积大运输成本高,如果能在这里办个箱包厂,江西、安徽市场上那些零售商们就不需要再跑到福州去进货了,既减少了运输成本又利于自身企业发展。

在祁门做了近十年箱包生意,陈学优的手里已经有了100多万的积蓄,有了这些钱以后,陈学优首先想到回闽清老家盖栋房子,过过平常人的生活。

可当陈学优回到闽清老家,他发现坂东镇的箱包厂都在做拉杆式旅行箱,这种箱包既方便又美观,还很受市场欢迎。陈学友怎么也坐不住了,决定在坂东镇再办一家箱包厂,也做这种拉杆式旅行箱。

新厂建成投入生产后。他又加入到另外一家由几个朋友开的箱包厂中,并成为了这个厂的新股东,大家商量开发ABS新品拉杆式旅行箱。可没做多久,一场行业风暴席卷而来,国内箱包原材料被检测出现了问题,许多原材料生产企业被迫关停。这直接影响到像陈学优这样的箱包加工企业,坂东镇大部分企业都处于半停产状态。此时几个朋友已没了信心,最后他们决定把厂子转让给了陈学优。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陈学优经历了从百万富翁到负债累累的全过程,盖房、建厂、买厂一路下来,他欠了五十多万。“本想回来盖房过日子,没想落到今天这个地步,还让父母为我担心,那时的心情一下跌倒了低谷,无奈,日子还要继续”。

人们常说:有压力才会有动力,陈学优正是在这种多方压力之下,不断地去探索和开发新品种,不停来回奔波于市场之中,慢慢地,企业有了回升。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努力,陈学优还清了所有债务。

经过一番波折后,陈学优把他的3个厂子交给了他的哥哥们管理,自己仍然选择了他乡创业之路。

2001年正月初四陈学优来到了合肥,这个日子对于陈学优来说记忆太深刻了。也正是这次大胆抉择让他日后成为了安徽的“箱包大王”。

合肥已是陈学优第三个创业地,此次来合肥办厂他是带着新品种而来。没想到短短几年时间,企业迅速发展起来。“目前在安徽的箱包市场上,50%以上的箱包来自我的企业”。

2006年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陈学优在合肥近郊购置了二十多亩地,投资一千多万元建起了新的厂房,招聘了一百多名工人,企业进入了规模化生产,产品也已辐射到安徽全省及周边省市。

“记得当年出来办厂的时候,老家坂东镇走出去到全国开厂的只有五六家,现在全国已有一千家,国内箱包市场占有率高达70%以上,出口率也很可观”。

在谈到企业今后发展目标时,陈学优告诉记者,在做大做强自身箱包企业外,他又与几个朋友共同出资买了40亩地,建造箱包配件厂。



 发布人:admin
 → 推荐给我的好友
上篇文章:“轴承女将”娄贤珍:在创业创新中成长
下篇文章:一个基层农技员的农机情怀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您发表的任何评论内容;
  • 1
      · 2013年军民迎新...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
      · 习近平阐明中国和平...
      · 消协呼吁彻底取消餐...
      · 习近平:更好统筹国...
      · 吴邦国抵达俄罗斯符...
      · 春运首日 铁路发送...
      · 习近平会见日本公明...
      · "今天,你吃光盘中...
      ·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
      · 证监会部署今年十大...
      ·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
      · 改作风"八项规定"...
      · 孟建柱要求解决群众...
      · 刘云山主持召开中央...
      · 国务院关于2012...
      · 31亿春运客 就要...
      · 多国停飞波音787 ...
      · 李克强考察国家粮食...
      · 环保部急令地方控污...